福田交通樞紐中心
深圳市福田交通綜合樞紐換乘中心是深圳市第一個具備車港功能的綜合交通樞紐,是國內最大“立體式”交通綜合換乘站,是集城市公共交通、地下軌道交通、長途客運、出租小汽車及社會車輛于一體的、并與地鐵竹子林站無縫接駁的立體式交通樞紐換乘中心。它的投入使用,將以高效率、大容量、無縫接駁、以人為本為特點,代表深圳國際化的水平,成為構建和諧交通、效益交通,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舉措。
深圳市福田交通綜合樞紐換乘中心位于地鐵1號線竹子林站南側,緊靠地鐵出入口,東接廣深高速福田收費站進出口,南連濱海大道。該樞紐換乘中心占地面積7.8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7萬平方米,總投資6.98億元。
工程2005年1月28日開工建設,至2007年12月28日投入試運營。總層數6層(地下2層,地上4層)。各層功能如下:地下二層為社會停車場,有712個車位;地下一層為公交與地鐵換乘區,日換乘量可達25萬人次;首層主要為公交車輛發車區,擬設22條公交線路;二層、三層主要為長途班車發車區,規劃車位68個;四層為輔助功能區。總體設計日均旅客通過能力為35萬人次,長途旅客發送量最高可達10萬人次,對解決城市帶狀結構產生的長距離公交問題、緩解公交營運壓力及路面交通壓力有重要作用。
該中心具有中轉與換乘功能、多式聯運功能、旅游交通功能、口岸旅客集散功能、零擔貨運服務功能及“車港”功能。中心成為省內、省際的長途客運和羅湖、皇崗兩大口岸過境旅客疏運的綜合樞紐,使城市交通布局更加合理,使路面交通壓力有效緩解。
公交線路
該中心目前共開通了6條公交線路:49路(福田樞紐—大學城南門)、64路(福田樞紐—布心山湖居)、202路(福田樞紐—航母世界)、210路(福田樞紐—月亮灣花園)、213路(福田樞紐—布吉檢查站)228路(福田樞紐—火車站西廣場)。預計2008年三月底前將開通跨特區的公交線路,年底前公交線路將增至20條以上。目前共開通了5條往廣州方向的長途班線。原福田汽車站的客運班線將盡快分期分批調入,其他汽車站也將有部分線路調入。
中心亮點
1. 地鐵無縫接駁 地鐵出口無縫接駁。
2. 人車完全分流
在建筑結構上表現為三個區域:人流區,緩沖區,車流區,從根本上實現人車分流。
3. 共用1080塊玻璃
在建筑上采取鋼結構工程,全國首創,1080塊超重超大超厚玻璃,每塊玻璃的規格尺寸均不同,有平面、彎弧、立面三種,生產工藝難、安裝難度大、要求精度高。
4. 六層結構分明
整棟大樓主體結構分為六層,地下二層,地面四層。其中,地下二層主要為停車區,設計公交停車位92個,社會停車位581個;地下一層與地鐵竹子林站無縫接駁,是公交與地鐵主換乘區;一層與深南大道相接,北區為服務區和候車區,西區為公交上客區,南區為長途發車區,規劃15條公交線路,19條長途班線;二層北區為服務區和候車區,南區為旅游、城際巴士及長途發車區,規劃12條城際公交線路,7條旅游巴士和13條長途班線;三、四層為公用停車區,主要提供私家車主停車換乘使用。
5. 24個系統智能化
在公交、長途運營和大樓管理方面,建設了24個智能化系統,包括乘車引導、電子信息查詢、消防聯動控制、安全防范、安檢控制、智能樓宇管理等功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