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滲漏系統分析及處理方案
發布時間:2018-11-20 點擊數:2293
摘要:論述屋面防水工程設計和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屋面防水滲漏的部位,并從設計、施工和屋面環境溫度影響分析屋面滲漏的原因,從設計和施工方面提出強化混凝土基層結構和防水施工技術要求,內容深入到問題的要害,以節點大樣圖表達解決滲漏通病方法,對設計、施工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防水槽;防水粉;堵塞;裂縫;滲漏
屋面是房屋的重要組成部分,屋面防水工程直接影響房屋的使用功能。多年來屋面防水滲漏問題仍未徹底解決,有的工程不到一年就出現滲漏,有的還未竣工屋面就出現裂縫,需進行補救處理,屋面防水已成為建筑工程的主要質量通病。本人認為從當今設計技術、施工技術和新材料的發展運用,解決屋面裂縫滲漏不是難題,屋面防水滲漏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而形成通病,主要是沒有科學、系統的認識,缺乏認真調查研究。故在設計圖和施工措施中都缺乏針對屋面防水滲漏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的方案。本文主要是針對南方地區無保溫層屋面對防水滲漏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處理措施。
一、滲漏部位
多年的防水施工證實,屋面中間大面一般不容易滲漏,常見滲漏的部位主要是在屋面的邊角處,如:防水卷材與墻體的連接處;防水卷材與屋面泛水面粘貼面;高低跨相鄰處;申出屋面的排氣孔周邊、管道根部、水落管口;屋面墻體根部等。
二、滲漏原因
屋面滲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這里主要從屋面結構和防水層質量、防水機理上進行分析。
1、設計方面
1)屋面排水洞口和水落管口的位置結構沒有促夠低矮的空間,在如何處理上表達不清,對施工提出的要求不夠明確、具體,造成作業人員憑經驗施工。
2)屋面混凝土找平層對屋面防水層的影響設計考慮不夠,屋面找平層的厚度(25mm)小、強度(C10~C15)低。厚度小造成屋面不易找平,表面抹不平,排水坡度難于保證;找平層強度低表層容易起砂,使涂刷的瀝青底油出現脫離,達不到粘接防水卷材的作用。
3)屋面墻體抹灰,忽略了抹灰層分格處理,導致抹灰層因熱脹而空鼓與墻體脫離,因冷縮而出現裂縫,有的直達墻體根部。
同理,屋面壓頂和泛水混凝土未設伸縮縫,在夏天屋面和內墻側面同時受到烈日的照射,壓頂和泛水的混凝土溫度較高,墻體與混凝土因熱脹冷縮不同,在夏天壓頂和泛水混凝土受陽光照射溫度較高產生熱脹,到深夜溫度下降混凝土冷縮,而混凝土與磚墻的膨脹系數不同,混凝土熱脹冷縮都受制于墻體,熱脹使墻體受到拉裂,冷縮導致壓頂和泛水混凝土本身裂縫。
故因環境溫度的變化抹灰層、墻體、泛水和壓頂都有出現裂縫滲漏的現象。
2、施工方面
1)底油涂刷遍數少,厚度達不到要求,導致防水卷材與找平層表面粘貼不牢,容易脫落,給其他地方的滲漏造成可乘之機;
2)瀝青底油不按標準配制,達不到防水和粘接防水卷材的要求。導致使用不久就出現開裂、脆斷。
3)防水卷材的鋪設對收邊的處理不仔細存在縫隙;
4)在墻體的邊角、水落管口、排氣孔、管道等局部防水材料施工不仔細存在縫隙。
3、綜合因素
防水卷材收邊有幾種方法,一是在墻上做槽,將防水卷材邊用木方或其他金屬固定在槽中;二是將卷材邊壓在壓頂板下面;三是用瀝青油膏將卷材邊粘貼在抹灰面上,這些施工方法很麻煩,質量難于得到保證,是出現縫隙和裂縫滲漏的主要原因。
三、防止滲漏方案
1、基本要求
1)找平層強度和厚度
防水卷材層是建立在屋面找平層上面,屋面找平層又是受環境極端溫度影響的主要結構,找平層的質量應滿足在極端溫度條件下保持不起砂、不起殼、耐久性好;從防水卷材的機理上也需要找平層有一定強度和平整度。從許多房屋屋面翻修情況來看,找平層因強度和厚度不夠發生的起砂、龜裂、破碎現象大量存在。建議將現采用的設計厚度和強度適當提高,厚度從原來的20~30mm提高到30mm~40mm,強度應從原來的C10~C15提高到C20。強度和厚度提高使找平層混凝土與基層板的結合力增強、整體性好、表面平整、不起砂,增強屋面結構的耐久性,使防水卷材有良好的基礎面。提高屋面找平層的強度和厚度后屋面結構的整體性得到加強,同時也應考慮屋面結構受陽光照射溫度升高產生的熱脹力是很大的,對墻體等結構的影響必須引起重視。在這里提出采取分格處理的辦法:橫向寬以兩塊預制板的寬度或次梁間距寬度做分格縫;縱向寬以房屋的開間墻體或主梁處做分格縫,分格縫深為的找平層厚度,縫寬約10mm,可用瀝青油膏填充。
2)防水材料的選用
經久耐用是防水卷材的首要條件,耐用時間應在十年以上。瀝青防水卷材及粘接用瀝青油膏、涂刷用底油就是良好的防水材料。瀝青防水材料的品種規格多,應選擇符合當地氣候條件的材料。
3)防水卷材施工
以瀝青防水卷材施工為例,屋面防水主要由卷材完成,瀝青底油使卷材和找平層有良好的接觸面并起到粘接作用。作為施工單位的施工人員,應清楚地認識到,找平層上有水時是不能做防水的,因為水和瀝青油不相容,找平層有水存在時瀝青底油滲透不到找平層內,起不到粘接和防水的作用。故防水施工時應選擇在雨水少的秋季進行,在其他季節做防水也應等到幾個晴天照曬使找平層干燥后才能進行防水施工,在這期間若遇到下雨應該用防水薄膜遮蓋保持找平層干燥。屋面干燥到什么程度才能達到要求,按照《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干燥程度的簡易檢驗方法,是將1㎡的卷柔性防水卷材平坦地鋪在找平層上,靜置3~4小時后掀開檢查,找平層覆蓋部位與柔性卷材面上未見水印即可鋪設。干燥的找平層才能有效地提高瀝青底油的防水性和與找平層、油氈層的粘接力,以達到防止起鼓包、脫層的良好效果。
2、防止裂縫和阻斷裂縫滲漏
從前述來看,屋面防水滲漏是多方面的,包括防水卷材層裂縫滲漏,墻體裂縫滲漏、砂漿抹灰層裂縫滲漏、屋面泛水裂縫滲漏,以及屋面排氣孔周邊、管道根部、水落管口周邊出現的裂縫滲漏等。要杜絕屋面滲漏通病,就要防止各種材料、各種結構有可能出現的裂縫滲漏,從防止裂縫和堵塞裂縫滲漏著手。能做到防止裂縫產生的則采取防止裂縫措施;對裂縫難于防止的,則采取堵塞裂縫滲漏措施進行處理。
1)防止防水卷材層裂縫滲漏,只要按照防水方案基本要求中的2)、3)和屋面防水施工及驗收規范認真做好就能達到要求。
2)預留伸縮縫和分格
為杜絕屋面墻體因壓頂和泛水混凝土結構的熱脹出現裂縫,和壓頂和泛水本身因冷縮出現裂縫,對壓頂和泛水進行分段,每段長約2m,預留伸縮縫寬約15mm,用油膏填縫、油氈粘貼封面;為防止墻面抹灰出現空鼓、裂縫現象,對抹灰面采取分格處理,分格大小以不大于1m×1m為宜,分格縫應直達墻體根部。
3)局部處理
屋面局部處理主要是針對難于防止裂縫而對裂縫采取的堵塞裂縫滲漏的具體措施。其原理是在防水卷材覆蓋不到或處于防水卷材邊沿容易出現裂縫的部位做防水槽,防水槽斷面為梯形,防水槽底寬約20mm,上口寬約30mm,防水槽深與找平層厚度相同。防水槽做完待達到4天強度后,將防水粉放人防水槽中約占防水槽深度的一半,再用砂漿蓋在上面與找平層抹平。這種措施充分發揮了防水粉材質量輕、難溶于水、粉末細度高的優點,經過多年的使用證明防水粉材料質量穩定,在使用的過程中無論是處于夏季的高溫、冬日的凝凍還是處于有水的環境,都能有效保持原有的粉末狀態,不結晶、不結塊、不溶于水,手感細滑,故是堵塞縫隙、孔隙防水滲漏的首選材料。加上方法簡便、容易操作、材料經濟、效果良好、經久耐用,本人認為防水粉是堵塞屋面混凝土結構裂縫縫隙防止裂縫滲漏的理想材料。為此,提出局部裂縫滲漏處理的具體措施。
①屋面墻體與屋面板的結合處,在做屋面找平層時做防水槽,防水槽靠近墻體沿墻邊進行,因為裂縫是沿墻面出現的,待做完防水槽后再做墻面抹灰,抹灰面應距找平層面有一定距離約50mm。屋面防水卷材施工做完后在防水卷材的邊沿壓一層混凝土,對混凝土也要進行分段處理,每段約2m長。
②水落管與屋面混凝土結構結合處,在做屋面找平層時在水落管口側面周圍做防水槽,因為裂縫是沿水落管口周圍進行的。
③屋面管與混凝土結構結合處,在做屋面找平層時在屋面管側面周圍做防水槽,因為裂縫是沿屋面管周圍進行的。
④穿墻水落管處,水落管的管口底部位置應低于屋面找平層洞口處的平面位置,高差約等于找平層的厚度,磚墻洞口底面應預留在屋面板底面高度的位置,在洞口的底部應鋪一層混凝土,厚度與屋面板厚度相同,同時將水落管安裝好,水落管周圍混凝土應填飽滿。穿墻水落管處可能出現的裂縫有兩處,一是混凝土與屋面板的結合處,二是混凝土與水落管口面結合處。因此應在這兩處做防水槽,當水落管口面距屋面板側面較近時可以只做一個防水槽。防水槽的深度約為混凝土深度的一半。
四、結語
屋面防水是一項系統而又細致的分部工程,屋面防水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是屋面防水質量的前提條件。而屋面防水施工是手段,更具有直接責任,所以設計和施工單位應予以高度重視。作為施工單位從技術和質量管理要求出發,應將屋面防水納入特殊過程進行控制,在施工前應制定屋面防水方案,方案應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落實的過程中,應加強每道工序檢查,嚴格把關,屋面防水施工質量才能得到保證,屋面質量通病才會徹底杜絕?! ?/span>
上一篇:公路橋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案